当前位置:首页 > 木结构 > 正文

特殊木结构-木结构类型

简述信息一览:

什么是隼牟结构

隼牟结构是两个木构件上所***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,凸出部分叫榫,凹进部分叫卯(即榫眼、榫槽),榫与卯咬合,起到连接作用。最基本的榫卯结构由两个构件组成,其中一个的榫头插入另一个的卯眼中,使两个构件连接并固定。榫头伸入卯眼的部分被称为榫舌,其余部分则称作榫肩。

隼牟结构,又称榫卯结构,是木建筑、家具及木制器械中常用的一种连接方法。它通过将凸出部分称为榫,凹进部分称为卯(即榫眼、榫槽),通过榫与卯的咬合,实现构件之间的连接与固定。这种结构由两个基本构件组成,其中一个的榫头插入另一个的卯眼中,使两者牢固连接。

特殊木结构-木结构类型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***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。凸出部分叫榫(或榫头);凹进部分叫卯(或榫眼、榫槽),榫和卯咬合,起到连接作用。这是中国古代建筑、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。

牟结构的读音是sǔnmóujiégòu。这里的“牟”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,其构成由“从隹(zhui)从十”两部分组成,意指一种凶猛的鸟。在康熙字典中,【戌集中】【隹字部】的隼字,***用了10画的笔画结构,部外笔画为2画。

常用特种结构分为哪些

常用特种结构主要分为:钢筋混凝土结构、钢结构、木结构和其他特种结构。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使用混凝土与钢筋相结合的结构形式。这种结构具有良好的抗压性和耐久性,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。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够承载较大的荷载,并且具有防火性能。

特殊木结构-木结构类型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框架结构:框架一般由梁、板、柱所组成。其特点是框架结构布置灵活,具有较大的室内空间,使用比较方便。框架结构的楼板大多***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,框架间的填充墙多***用轻质砌体墙。特种结构:这种结构又称为空间结构。它包括悬索、网架、拱、壳体等结构型式。多用于大型公共建筑中。

框架结构墙:框架结构主要由梁、板和柱组成。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布局灵活,能够提供较大的室内空间,使用起来较为方便。框架结构的楼板通常***用现浇钢筋混凝土,而框架之间的填充墙体则常用轻质砌体墙。 特种结构墙:特种结构墙也称为空间结构,包括悬索、网架、拱和壳体等结构形式。

一般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土标号有14种,按照强度等级分为:C1CC2C30、C3C40、C4C50、C5C60、C6C70、C75和C80。

普通混凝土划分为十四个强度等级:C1CC2C30、C3C40、C4C50、C5C60、C6C70、C75和C80。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混凝土结构设计、施工质量控制和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。不同的建筑工程及建筑部位需***用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,一般有一定的选用范围。

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

1、斗拱是一种特殊的木构,通常呈拱形或圆形,用于支撑屋顶和天花板。 雀替是斜角形的木构,用于支撑斗拱和屋顶,确保结构稳固。 筒子是圆柱形的木构,主要用于支撑屋顶和天花板。 筒子墩是支撑筒子的木构,通常呈圆柱形或多边形,增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。

2、古建筑构件名称与识别方法: 四椽栿:栿即梁,为建筑纵向的主要承重构件。栿上横向构件称为槫,俗称檩条。槫上纵向搭设的小木棍称为椽。两条槫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。图中所示栿支撑四架椽子,故称四椽栿。同理,支撑六架椽子的称为六椽栿。 构件名称如图所示。

3、桁,又称为桁条、檩条或檩子,在古代中国建筑中被称为“槫”。在宋式建筑中,桁放置在枋的上方,作为梁头位置的水平构件,直接固定椽子,将屋顶荷载通过梁传递向下。其名称依据其在建筑面阔方向上的位置而变化,自上而下有脊桁、上金桁、正心桁、挑檐桁等。

4、桁,在古代中国建筑中是一种水平构件,被称为“槫”,主要功能是固定椽子,并将屋顶荷载传递至下方结构。 桁的分类依据其在建筑面阔方向上的位置,包括脊桁、上金桁、正心桁、挑檐桁等,其名称和用途各异。

5、古建筑构件名称与识别方法:四椽栿,栿(fú)就是梁,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,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(tuán),现在称为檩条,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(chuán),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,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,称为四椽栿。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。构件的名称如图。

关于特殊木结构,以及木结构类型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,感谢你的耐心阅读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